“您订阅的快讯.【一图读懂丨什么是猴痘,如何做好防控?】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8月14日二度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月15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引发公众关注。一图读懂什么是猴痘?如何做好防控? (新华社)”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4年8月14日宣布,猴痘疫情再次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前,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称,2024年以来,非洲已有13个国家报告了17541例猴痘病例,死亡517例,其中刚果(金)报告了16789例病例,死亡511例。中国海关总署于8月16日发布公告,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18^]。
猴痘,一种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MPXV)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其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等。此外,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也可导致病毒传播[^5^]。
感染猴痘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5-21天,发病早期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皮疹和黏膜疹通常在热退后出现,有些病例可出现在全身症状之前。皮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和结痂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猴痘病程约2-4周,大多数病例症状会自行消失,但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会有重症和死亡的风险[^5^]。
为有效防控猴痘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监测、准备和应对活动,同时呼吁国际社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此外,世卫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已推荐了两种猴痘疫苗,这两种疫苗已获得世卫组织列名的国家监管机构以及包括尼日利亚和刚果(金)在内的个别国家的批准[^16^]。
在中国,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海关总署已发布公告,要求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相关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并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及采样检测。同时,对来自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交通运输工具、集装箱、货物、物品,如有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应实施卫生处理[^18^]。
公众应提高对猴痘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出境旅游人员需关注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猴痘疫情信息,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20^]。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