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樊纲:房地产该爆的雷都爆了,现在已经到了或者接近到了谷底>>视频”
樊纲:房地产市场调整接近尾声,未来走向如何?
在2024年8月17日的今日头条推送中,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提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已经到了或者接近到了谷底。这一观点是基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多项指标分析得出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和环比均进入下降通道,但6月以来,价格有所反弹,尽管11月依然同环比齐跌[^6^]。同时,从CRIC监测的2023年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统计均价看,受改善需求支撑的一线和强二三线城市房价相对稳定,而内陆弱二三线城市房价出现较大回调[^6^]。
正文内容: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深度调整后,似乎迎来了一丝曙光。樊纲的分析指出,尽管市场整体仍在下行区间,但部分指标降幅收窄,显示出市场的微妙转折。特别是在2024年7月份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迹象。然而,多数指标的下降态势提醒我们,市场的调整仍在继续,行业的复苏步伐仍显迟缓。
从政策层面来看,新一轮的房地产金融政策组合拳已经出台,旨在降低居民购房门槛,提振住房消费。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通知,降低首套和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这些措施预计将推动住房贷款利率继续降低,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7^]。
在市场供求方面,2024年一季度全国新房市场销售表现偏弱,但在核心城市政策效果的推动下,春节后新房市场活跃度有所回升。与此同时,二手房市场表现相对稳定,春节后市场活跃度持续好转,部分城市二手房市场甚至出现了“小阳春”行情的初步迹象[^8^]。
土地市场方面,虽然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求面积延续缩量态势,但北京、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的优质地块拍地节奏加快,带动一季度300城出让金及楼面均价结构性上升。企业投资继续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土拍热度分化加剧,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提升[^8^]。
展望未来,随着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的持续优化调整,预计购房者置业意愿将迎来温和修复。叠加“白名单”项目融资支持的持续落地,项目建设推进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进而带动新房销售边际好转。不过,次新房入市可能会继续分流新房客户,新房市场调整压力仍在[^8^]。
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中,供需精准对接、产城融合升级、金融创新支持、租购并举推进以及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将是行业发展的关键。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健康、稳健、创新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新的发展模式下破茧成蝶,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居住保障[^5^]。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