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订阅的快讯.【最高检印发《关于办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于近日印发《关于办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明确财务造假犯罪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重点问题。《解答》明确,对公司、企业违反规定在账目上作跨期确认的,伪造财...”
最高检明确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法律适用,强化资本市场诚信建设
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法从严惩治财务造假犯罪的背景下,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印发了《关于办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1^]。这一重要文件明确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为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撑。
正文:
2024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印发了《关于办理财务造假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1^],旨在依法严惩财务造假犯罪,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解答》共包含4部分15条,对财务造假犯罪案件的总体要求、欺诈发行证券罪的构成要件、违规披露或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构成要件,以及中介组织及其人员犯罪认定等问题进行了明确指导。
《解答》强调了零容忍的态度和“严”的主基调,要求全链条追诉涉及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责任人员,以及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中介组织和其他配合实施财务造假的单位与个人。此外,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案件,将依据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关规定,追究更严厉的刑事责任。
《解答》还对立案追诉标准进行了准确解释,明确了“直接经济损失”的认定方法,以及虚增或虚减资产、营业收入、利润等行为涉及数额占比的计算标准和方法。对于公司、企业违反规定在账目上作跨期确认、伪造财务数据后实施虚假平账行为,以及违规不披露重要信息违法行为有继续状态的,都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解答》还提出了分层分类处理涉案人员的原则,特别是对于层级多、链条长的案件,以及中介组织及其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严重失职行为,都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
在司法实践中,《解答》的发布将有助于检察机关更精准地打击财务造假行为,为资本市场的诚信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它也向市场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任何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财务造假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通过这样的举措,最高检不仅加强了对财务造假犯罪的打击力度,也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1^]。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