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跳高选手拒绝共享金牌 加赛丢金.必须争胜负!跳高决赛美国新西兰拒绝共享金牌,加赛新西兰夺冠,美国银牌>>”
跳高赛场再现戏剧性一幕:美国选手谢尔比·麦克尤恩与新西兰选手哈米什·科尔在奥运跳高决赛中成绩并列,本可共享金牌,却因拒绝共享而进入加赛,最终新西兰选手哈米什·科尔以2米34的成绩夺冠 [^7^]。
在2024年8月10日(北京时间8月11日凌晨)的巴黎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中,一场不同寻常的较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国选手谢尔比·麦克尤恩和新西兰选手哈米什·科尔在常规比赛中均跳过了2米36的高度,而在挑战2米38时两人均告失败。根据规则,他们本可以选择共享金牌,但新西兰选手科尔拒绝了这一选项,坚持要求加赛,这一决定最终使他以2米34的成绩赢得了金牌,而美国选手麦克尤恩则获得了银牌 [^7^]。
这场加赛在奥运历史上尚属首次,它不仅考验了运动员的体能和技巧,更是一次心理素质的较量。麦克尤恩在赛后表示,虽然他个人倾向于共享金牌,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对手的选择,并同意了加赛 [^7^]。这一决定也引发了关于体育精神和个人荣誉的广泛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跳高比赛的结果对两国的金牌榜排名产生了影响。当时,中国以39枚金牌的数量超过美国的38枚,名列金牌榜首位。如果麦克尤恩能够获得金牌,中美两国的金牌数量将会持平 [^7^]。而这次加赛的结果,无疑让美国的金牌数暂时落后。
此外,麦克尤恩还提到了经济上的压力,他知道如果获得金牌,除了国家荣誉外,还会得到世界田联为奥运冠军得主颁发的5万美元奖金。在家庭和经济的双重考虑下,他同意了加赛,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7^]。
在体育竞技中,胜负往往只在一线之间,而运动员们的选择和决定,不仅影响着他们个人的荣誉,也可能影响到国家之间的竞争格局。这次跳高决赛的加赛,无疑将成为奥运史上一个难忘的瞬间。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