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订阅的快讯.【日本民众担忧发生特大地震抢购物资 东京超市开始限购瓶装水】据法新社10日报道,日本民众担心下个星期可能发生特大地震,10日出现一波抢购急救包与生活日用品的热潮,东京有超市已对瓶装水实施限购,网购平台则表示可移动便携式马桶和罐头食品也成为抢手商品。...”
日本民众在面对可能发生的特大地震的预警下,表现出了明显的恐慌情绪,导致了一系列抢购行为。据法新社报道,特别是在东京,一些超市已经开始对瓶装水实施限购措施,以应对消费者对于生活必需品的迫切需求[^1^]。此外,网购平台上的可移动便携式马桶和罐头食品也成为了抢手商品[^2^]。
抢购现象不仅限于东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零售店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防灾相关物品的需求量激增[^3^]。日本气象厅在宫崎县近海发生7.1级地震后,发布了南海海槽大地震的临时信息,提醒民众提高警惕并做好防备[^4^]。日本政府此前估计,在未来30年内,下一次大地震发生的概率约为70%[^5^]。
尽管专家强调,尽管地震风险有所升高,但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敦促民众无需过度囤积物资[^6^]。然而,民众的担忧情绪并未因此缓解,一些地区的住宿业出现了大量退订现象,尤其在可能遭受大地震袭击的中部和西部沿海地区[^7^]。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因应这一情况,紧急取消了出国访问计划,并表示将在国内停留至少一周左右,以应对可能的危机[^8^]。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各地的购物中心从早上开始就挤满了寻找救援包和应急食品的顾客,一些超市甚至采取了限购措施,比如对瓶装水进行定量配给[^9^]。
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利用地震恐慌情绪发布的垃圾信息,这进一步放大了民众的焦虑情绪[^10^]。日本广播协会(NHK)警告,这些垃圾信息的存在让用户越来越难以获取有关地震的真实信息[^11^]。
在这种紧张气氛中,日本民众的抢购行为反映出对特大地震的深切担忧,同时也暴露了社会在面对自然灾害预警时的脆弱性。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努力通过发布信息和指导,来减轻民众的恐慌情绪,并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全[^12^]。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