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媒体:网约车订单层层转卖,平台层层抽成,乘客付98元网约车司机只收到52元,抽佣比例可高达50%”
在近期的网约车行业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订单的层层转卖问题。据媒体报道,一些聚合平台在未经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暗中将乘客的订单转售给其他平台,导致佣金比例不断攀升,司机的实际收入因此不断缩水[^4^]。例如,深圳一名网约车司机反映,在免佣期间,乘客支付了84.34元,但他只收到了61.12元,有23.22元不翼而飞[^10^]。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司机的权益,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和司乘纠纷。
2022年,为了规范网约车平台的抽成行为,交通运输部曾开展抽成阳光行动,要求平台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公开。当时,各大公司公布的抽成比例上限在18%至30%之间,30%的比例成为了业内的一条红线[^10^]。然而,现在一些订单在网约车平台中被多次转手,佣金比例不仅高于30%的红线,部分订单甚至超过了50%[^10^]。
对于这一现象,业内专家呼吁相关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对平台抽成比例进行规范,制定转单次数和佣金上限,确保网约车司机能够获得合理的收入[^10^]。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如浙江宁波市六部门联合约谈全市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要求禁止转卖订单、违规抽取佣金,保障司机的权益[^10^]。
此外,律师熊超指出,转卖订单的行为如果未能充分告知,可能侵犯了乘客的知情权。一旦发生纠纷或安全问题,聚合平台、接单平台与实际承运方之间的责任界定将变得复杂[^10^]。
为了维护自身权益,网约车司机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维权。同时,应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而对于乘客来说,了解订单转卖的情况,也是保障自身出行安全的重要一环。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