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版“齐柏林”飞艇亮相?机库能装下航母,两种能力让美国不安.对于这个问题,不妨看看最近美国媒体报道的中国巨型飞艇,号称中国版“齐柏林”,仅仅其机库就可以装下美国重型航母,那么在今后这种大型飞艇到底有何用途呢?”
新闻正文如下:
在2024年8月8日的报道中,美国媒体对中国西北地区的一处巨型机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个机库的规模之大,以至于被形容为“可以容纳一艘美军尼米兹级航母”,并且“两侧还能空出约30米的剩余空间”[^1^]。这一描述不仅凸显了机库的庞大,也引起了外界对于可能存放的巨型飞艇的广泛猜测。
据悉,这个巨型机库最早在2013年被发现开工建设,当时的长度为350米,宽137米,而如今机库的长度又增加了90米。美国“动力”网站通过卫星照片的分析,推测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艇机库,用于容纳某种大型飞艇[^1^]。
中国可能正在研究和测试一种名为“天恒”号的超级飞艇,该飞艇采用传统的水滴状设计,能够在平流层利用太阳能飞行。飞艇底部安装有航电设备舱,用于容纳各种传感器和雷达,展现了中国在飞艇应用领域的雄心壮志[^1^]。
此外,大型飞艇在军事和科研领域的新价值也得到了重视。除了传统的情报侦察功能,现代飞艇还可能在通信中继、导弹预警等方面发挥作用。例如,美国、以色列和波兰等国家都曾提出将浮空飞艇纳入本国导弹预警体系中[^1^]。
与飞机或长航时无人机相比,大型飞艇具有成本低、续航时间长等优点。如果依靠太阳能作为动力,飞艇可以飞行更长时间或距离,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取代卫星的作用。2005年,美国兰德公司曾表示,飞艇完全可以填补美军陆基、空基与天基情报侦察的空白[^1^]。
尽管美国媒体有关中国飞艇可以作为空天母舰发射无人机的说法有些离谱,但中国科研人员确实设想过飞艇作为载荷发射平台的可能性。例如,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一项名为“临近空间电磁发射卫星系统”的专利,提出了在临近空间位置利用飞艇弹射小型卫星进入轨道的构想[^1^]。
综上所述,中国在飞艇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预示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飞艇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其在现代军事和科研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