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竟成“投名状”.国安部:个别中介恶意篡改学生履历。”
留学申请文书安全问题引关注,国安部提醒学生及家长警惕篡改风险
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走出国门,赴海外留学深造。然而,留学申请过程中的文书写作环节,却暗藏玄机。据国家安全机关近期破获的案件显示,一些不法中介机构涉嫌在留学申请文书中恶意篡改学生履历,植入反华内容,严重损害了学生的权益和国家形象。2024年8月9日,国家安全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提醒,警示学生及家长在申请留学时,需提高警惕,避免成为不法中介违法行为的受害者[^13^]。
正文内容如下:
随着留学热潮的兴起,留学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的调查发现,一些中介机构在帮助学生准备留学申请文书时,涉嫌恶意篡改学生履历,甚至植入反华政治言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职业操守,更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以青年学生张某的案例为例,张某为了顺利出国留学,选择了某中介机构的“精英VIP”服务。该中介机构负责人声称,通过他们的“专业润色”,可以大大提高申请成功率。不幸的是,张某的申请文书在中介的“包装”下,被植入了大量虚假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与张某的真实情况不符,更是带有强烈的反华色彩。张某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该中介违法行为的受害者。
国家安全机关的及时介入,揭露了这一违法行为,并在2024年5月依法处置了涉事中介机构及其负责人。这一事件给所有准备留学的学生及家长敲响了警钟:在选择留学中介服务时,一定要谨慎,避免落入不法中介的陷阱。
国家安全机关特别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实施细则》,捏造、歪曲事实,发表或散布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属于违法行为。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和形象,对于留学中介提供的服务,特别是涉及文书“润色加工”的,更应提高警惕,严防境外反华势力的渗透。
此外,家长和学生在选择留学中介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其可靠性:首先,检查中介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资质;其次,了解中介的服务质量和过往成功案例;再次,与中介签订详细的服务合同,明确服务内容和双方责任;最后,对于中介提供的文书服务,要仔细审核,确保内容真实、合法。
对于那些已经遭受不法中介侵害的学生,国家安全机关鼓励他们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举报,及时揭露不法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留学申请的道路上,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在这个过程中,安全和法律意识的缺失,可能会给个人和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选择正规可靠的中介服务,是每位学生和家长必须重视的问题。同时,国家安全机关也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维护留学市场的秩序,保障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13^][^14^]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