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又转身拥抱经销商.价格战里,成本高昂的直营模式让多家汽车品牌却步,转回经销商模式,也希望借此加速市场下沉建设|数据通专享>>”
在2024年7月30日17:21,手机收到的财新推送新闻中提到,新能源车企在价格战和成本压力下,开始重新拥抱经销商模式。这一转变不仅为经销商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反映了市场下沉建设的加速。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因,并分析其对汽车行业以及经销商的长远影响。
首先,让我们明确几个关键概念。直营模式指的是汽车品牌直接运营销售门店,而经销商模式则是品牌与独立销售商合作,通过这些销售商来售卖汽车。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势力车企为了更好地控制品牌形象和客户体验,选择了直营模式。然而,直营模式的高成本和低覆盖面逐渐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4^]。
在价格战的大背景下,车企需要寻找更高效的销售渠道。一些新能源车企开始重新评估直营模式,探索“直营+经销商”的双轨制,以期在保持品牌控制力的同时,利用经销商的网络优势加速市场下沉 [^4^][^10^]。例如,比亚迪旗下的腾势和方程豹品牌宣布开放经销商加盟,长安阿维塔也从直营模式转向经销模式,而小米汽车则采用了“1+N”的销售模式,其中“1”代表小米汽车自建自营的交付中心,“N”代表与经销商的合作 [^10^]。
这种模式的转变,对于经销商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在经历了直营模式的冲击后,经销商的话语权曾一度被削弱。然而,随着新能源车企的渠道战略调整,经销商有望重拾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地区,这些地区的消费潜力正逐渐被挖掘 [^7^][^9^]。
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和口碑,他们倾向于通过熟人推荐和线上渠道了解汽车信息。因此,经销商在这些地区拥有天然的优势,能够通过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7^]。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下沉市场的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也在不断提升,为汽车销售提供了更多便利 [^9^]。
然而,经销商模式的回归并不意味着直营模式的完全退出。一些车企仍然在核心城市保留直营门店,以维护品牌形象和提供高标准的客户服务。此外,直营模式在收集市场信息和反馈方面具有优势,有助于车企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 [^4^]。
综上所述,新能源车企的渠道战略调整,是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经销商模式的复兴,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但同时,直营模式仍将在特定领域发挥其独特价值。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平衡两者,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是未来渠道战略的关键 [^4^][^10^]。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