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足迹动物群!京郊发现华北板块最早的四足动物化石

百度APP 在
2024-07-29 17:00:00 进行了一次消息推送:

门头沟足迹动物群!京郊发现华北板块最早的四足动物化石.新发现的门头沟足迹动物群包含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数十个足迹,研究团队已识别出至少包括古两栖类和羊膜动物两大类的足迹记录。详情>>

在2024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向世界宣布了一项重大的古生物学发现——位于北京郊区的门头沟足迹动物群。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华北板块在早二叠世四足动物化石记录的空白,更为研究华北板块与泛大陆连通的时间提供了宝贵的线索[^1^]。 门头沟足迹动物群的发现,将我们带回了约三亿年前,二叠纪早期的北京郊区。这里的足迹化石群包含了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数十个足迹,研究团队已识别出至少包括古两栖类(离片椎类)和羊膜动物(副爬行类或真爬行类)两大类的足迹记录[^1^]。这一时期的陆生四足动物已遍布泛大陆,而在中国北方,即华北板块此前却鲜有确凿的化石记录。门头沟足迹动物群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缺,而且其动物组成与同时期泛大陆主体上的动物群高度一致,表明门头沟动物群很可能是从泛大陆上经过动物群的迁徙扩散而来[^1^]。 门头沟足迹动物群的发现,对于理解晚古生代的构造历史、古生物、古气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此外,该动物群在生物进化学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羊膜类动物化石是在东亚的最早记录。羊膜动物的出现与早期演化被认为和泛大陆的形成息息相关,自其出现以来一直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 这一发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视古代生物多样性和演化历史的窗口,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华北板块与泛大陆早期生物地理学的新线索。随着进一步的研究,门头沟足迹动物群有望揭示更多关于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的奥秘[^1^]。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