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订阅的快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正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27日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申遗
2024年7月27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北京中轴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北京中轴线——这条始建于13世纪、全长7.8公里的古都轴线,不仅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更作为世界城市规划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北京中轴线,这条贯穿北京老城南北的轴线,见证了中国都城规划的演变和发展。它由15处遗产构成要素组成,包括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等著名地标,每一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缩影[^1^]。这些遗产点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宏伟,也体现了古代城市管理设施的智慧,以及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的庄严[^1^]。
申遗成功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十二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从腾退整治到修缮利用,从考古发掘到环境保护,每一步都凝聚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认识和坚定决心[^4^]。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实际操作中也展现了高效和专业,确保了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管理状况得到国际认可[^8^]。
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不仅是对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理念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中国传统“中”“和”哲学思想的一种弘扬。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明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为世界城市规划史贡献了重要的中国智慧[^8^]。
随着申遗成功,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将迈入新的阶段。中国将继续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应对自然灾害影响、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这一世界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8^]。同时,北京中轴线也将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外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8^]。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是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次巨大鼓舞,也是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次积极贡献。它不仅提升了北京乃至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更为全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条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轴线,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世界的桥梁。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