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全球首次重大发现!.返回月壤中竟找到分子水!”
在2024年7月24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中取得了一项重大发现:首次在返回的月壤中检测到分子水的存在。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月球上确实存在水分子,而且为月球的演化研究和未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3^]。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发表,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发现,这种水合矿物的分子式为NH4MgCl3·6H2O,其晶体结构与地球上的一种稀有火山口矿物相似。这种矿物在月球样品中的质量比高达41%,表明月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可能与我们以往的认知大相径庭[^3^]。
此外,这项研究还揭示了月球火山气体中水的含量下限,与地球上最为干燥的伦盖火山相当。这不仅为月球的火山脱气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月球的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这种水合矿物在月球高纬度地区的稳定性,意味着在月球光照区也可能存在这种稳定的水合盐,为未来月球资源的勘探和利用开辟了新的道路[^3^]。
这项研究是多个科研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以及郑州大学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中国科学家们在探月领域再次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3^]。
随着中国探月四期工程的推进,包括嫦娥六号、七号和八号等任务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月球探索和科研领域将会取得更多的突破,为人类对月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的认知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6^][^15^]。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