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订阅的快讯.【乘联分会: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173.0万辆,新能源预计86.0万辆】7月26日,乘联分会最新调研结果显示,零售量占总市场八成左右的头部厂商本月零售目标同比-1.7%、环比-2.2%,初步推算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73.0万辆左右,...”
根据乘联分会的最新数据,7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预计将达到17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预计零售量为86万辆,展现出新能源车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以下是对这一新闻的重新编写和详细内容的展开。
重新编写的新闻标题:
"7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预测:新能源车型零售量预计达86万辆,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推动,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据乘联分会2024年7月26日发布的数据,7月份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预计为17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的零售量预计将达到86万辆,与6月基本持平,但同比去年增长34.1%,渗透率预计提升至49.7%[^1^]。
7月车市的小幅季节性回落并没有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追捧。一方面,以旧换新政策的发力和豪华品牌退出价格战的宣言缓解了消费者的观望心态;另一方面,前期压抑的购车需求逐步释放,加之高力度的终端优惠,共同推动了新能源车型的销售[^1^]。
从周度走势来看,7月第一周的日均零售量同比去年增长6.4%,而到了第三周,同比去年增长1.3%,环比下降14%。这一变化反映出市场对新能源车型的持续需求,以及政策调整对市场热度的温和维持[^1^]。
在政策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7月25日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将补贴标准提高,购买新能源车补贴达到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1.5万元,这一政策的实施预计将进一步释放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1^]。
此外,7月新能源乘用车的生产和批发销量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7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93.3万辆,同比增长21.7%,环比持平。批发销量达到94.5万辆,同比增长27.6%,环比下降3.6%[^3^]。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7月自主品牌零售106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3%,市场份额达到61.8%,同比增长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主流合资品牌和豪华车市场则面临一定的压力,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同比下降25%,豪华车零售同比下降11%[^11^]。
在出口方面,7月海关统计汽车出口55.3万辆,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4%;出口金额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4%。1-7月累计出口348万辆,增长25.5%,出口金额651亿美元,增长18%[^3^]。
总体来看,7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在新能源车型的推动下,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增长潜力。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和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预计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中的份额将继续提升,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向更加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间,其他APP也有消息推送: